标题摘要内容
当前的位置:
详情
粤港澳大湾区能否跑出手术机器人赛道的下一匹“黑马”?
来源: | 作者:教育中心 | 发布时间: 2022-12-28 | 1623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机器人“赛道”上,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尖子生”,拥有大疆、库卡、大族、川崎、明珞等一大批国际知名公司,以及深龙、嘉腾、利迅达、海川智能等后起之秀。


在更为细分的手术机器人领域中,精锋医疗、康诺思腾等不仅备受资本青睐,相关技术研发亦可圈可点。

是什么让大湾区一直走在科技创新的最前沿,它又能否跑出手术机器人赛道的下一匹“黑马”?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执行会长范丛明,从宏观政策、地理区位、产业链条、“产学研医”协同发展等角度,剖析了大湾区在手术机器人发展中的优势与不足。


Q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您看来,大湾区在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方面积累了哪些优势?


范丛明:我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已经从人口红利转向工程师红利,未来将进入科学家红利时代,人工智能就是这个红利背景下的产物。具体来说,大湾区人工智能产业有以下几个优势:


  • 首先,政策优势。近年来,大湾区内各级政府将人工智能作为战略发展方向,区内基本形成了从基础支撑、核心技术到行业应用较为完整的人工智能产业链。
  • 其次,人才优势。深圳人是“为创业而生,为创新而动”的一批先行者,具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深圳、东莞、广州南沙等地与机器人、人工智能相关的科研院所林立,这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关键技术研发、技术创新等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
  • 最后,地理区位优势。在大湾区“9+2”城市群中,广东省9个城市是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研发和应用最主要的市场,香港、澳门则凭借其国际化和基础研究优势为大湾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技术、资金以及人才方面的支撑。尤其是香港,它的人工智能产业在亚洲,甚至全球都属于第一梯队,加上其成熟的研发团队和经验,为大湾区人工智能产业的极速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Q



那手术机器人在大湾区整个机器人产业中处于怎样的地位?


范丛明:机器人产业作为广东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在机器人产值规模、企业数量、产业园区建设等方面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就细分领域来说,目前主要还是以工业机器人为主。



手术机器人虽然近两年迎来了高速发展,但由于起步晚,占比较小。相比而言,京津冀、长三角和东北地区在医疗机器人,尤其是手术机器人的发展上优势可能更明显一些。




Q



您提到我国手术机器人的研发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和东北地区,在您看来,为什么会呈现这种分布?


范丛明:除了政策导向的差异,手术机器人对于区域整体资源的偏向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这种分布。


手术机器人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对系统、硬件集成及产品设计能力要求很高。与此同时,它在研发过程中也需要与大型三级医院进行紧密且大量的临床试验。


基于这两个特征,当前我国的手术机器人领域呈现了突出的“产学研医”高度结合的产品开发及行业发展特征,对以医疗资源、人工智能电子信息、软件开发、系统集成等为代表的高精尖产业发展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中国顶级理工科大学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和东北等地,而这些地方又有如协和系、复旦系、上海交大系医院等优质医疗资源,能培育出像天智航、微创等企业也就不足为奇了。


不过,如今大湾区也出现了像精锋医疗这样的腹腔镜机器人的代表企业,未来这方面的发展非常值得期待。



Q



最近大湾区手术机器人迎来了一个重大政策利好,深圳多部门联合发布《深圳市培育发展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2-2025)》(以下简称“《计划》”),“点名”支持手术机器人。这个消息对我们而言意味着什么?


范丛明:在推动创新和科技进步的过程中,每一步都是十分重要的。根 据《计划》 ,到2025年,深圳将建设成为全球知名的高端医疗器械研发中心和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聚发展高地。


大湾区在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等产业链发展方面积累了巨大的优势,政府的支持,不仅有利于支持手术机器人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加快培养、集聚医疗器械高端专业人才,还有利于鼓励各大医院、研究机构开展技术创新和临床试验,围绕若干重点产品的上下游展开“链式”攻关,集中突破一批“卡脖子”原材料和零部件,在细分领域建立全球性技术优势。



Q




除了政策支持,在加快手术机器人从研发到落地的全过程中还可以从哪些方面着力?


范丛明:首先,可以加快对手术机器人上市的审批过程。手术机器人是机器人产品,更是医疗设备产品,目前面临着非常严格的医疗产品准入机制。


虽然部分地区对一些创新性强、安全度高的手术机器人产品敞开了绿色认证通道,但在如何平衡安全性与市场性,提高产业转化效率方面仍任重道远。


其次,对优质企业要加大扶持的力度,尤其是在高新技术的推广力度上,建议政府加大批量采购力度,尤其在实现国产替代化的过程中,光靠企业自身是远远不够的。


最后,企业也要加大市场调研力度。目前我们手术机器人行业的发展中存在一个问题:一批做机器人的人想做手术机器人,而不是做医疗的人想做手术机器人。不能为了发展而去发展,要回到手术机器人本身的应用价值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