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摘要内容
【走访交流】标准赋能AI产业高质量发展深企共探行业规范化新路径
来源: | 作者:AI 生 | 发布时间: 2025-09-18 | 37 次浏览 | 分享到:

2025年9月16日,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常务秘书长王华携国际标准化专家、协会标准化首席顾问黄永衡教授等一行,专程走访协会副会长单位——创通新科(深圳)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创通新科”)。创通新科董事长特助、AIPC事业部总经理聂该兴率团队热情接待,双方聚焦人工智能领域技术标准的制定与落地展开深度研讨,为推动产业规范化、高质量发展凝聚共识与动力。

3

座谈会上,聂总系统阐述了创通新科在人工智能赛道的技术积淀与战略布局,重点凸显了公司在AI算力硬件研发及平台化解决方案输出领域的突破性进展。他介绍,公司近期重磅发布的全栈AI算力产品矩阵,涵盖高性能AI工作站、高性价比AI推理一体机及便携型AI迷你主机三大系列,不仅实现了算力层级的全场景覆盖,更通过硬件架构的创新优化,显著提升了AI任务处理效率,充分彰显了企业在AI硬件领域的核心技术实力与自主创新能力。

王秘书长结合政策导向与产业现状发表观点。她指出,国务院近期印发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将“标准化建设”作为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支撑。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正加速渗透至制造、医疗、金融等千行百业,但市场中技术指标不统一、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已成为制约产业升级的突出瓶颈。

因此,制定统一、科学、前瞻性的技术标准,既是规范市场秩序、降低协作成本的迫切需求,更是提升深圳市AI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举措。协会希望以此次交流为契机,联动创通新科等龙头企业的实践经验与技术优势,凝聚多方智慧,共同构建适配产业发展的AI标准体系。

黄永衡教授则从标准化专业视角提出实操性建议。在知识产权与标准协同层面,他强调,企业需将核心技术专利布局与标准制定深度绑定,通过构建全方位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强化在标准起草、修订中的话语权,实现“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产业化、产业市场化、市场国际化”的良性循环。针对产品发展方向,黄教授进一步指出,“软硬协同”是AI产品突破竞争力瓶颈的核心路径:硬件作为算力底座,决定了产品的性能上限与应用边界;软件则通过算法迭代赋予产品智能交互、场景适配与自主学习能力,二者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创新,才能打造出真正满足市场需求的高价值AI产品。

此次走访交流搭建了协会与企业间的精准对接桥梁,进一步明晰了人工智能技术标准制定的核心方向与实施路径,为双方后续深度合作筑牢基础。

未来,协会与创通新科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协会依托平台资源整合能力凝聚行业共识,创通新科凭借技术与产品实践经验提供落地支撑,携手参与人工智能领域标准的研制与推广工作,助力深圳打造全国领先、全球知名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推动产业迈向更高质量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