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摘要内容
【会员动态】副会长单位 | 围绕“AI+”与智算云,天融信发布网络安全学院学生创新资助计划三期课题!
来源: | 作者: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 | 发布时间: 2025-04-27 | 91 次浏览 | 分享到:


4月23日-24日,第二届武汉网络安全创新论坛在武汉召开。论坛期间,网络安全学院学生创新资助计划(以下简称“创新资助计划”)成果交流会和天融信交流座谈会同步举办,创新资助计划三期课题正式发布,为网络安全领域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注入新动能。


图片

创新资助计划是在中央网信办指导下,由天融信等网信企业与一流网络安全学院、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共同发起,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网络安全教育技术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鼓励和资助高校网络安全学院学生开展创新活动,培育网络安全人才创新能力。目前,创新资助计划已顺利开展两期,三期启动仪式于4月23日主论坛上隆重举办。


图片


产研共振,优势互补

创新资助计划成果交流会


4月24日上午,由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主办、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支持的网络安全学院学生创新资助计划成果交流会拉开帷幕。网信办相关领导、全国一流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的师生代表及创新资助计划参与单位代表齐聚一堂,梳理总结创新资助计划前两期经验,重点探讨三期实施重点,共商创新资助计划在企业技术创新、产品研发、高校人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如何更好发挥作用。


图片

天融信科技集团副总裁 唐宁


天融信科技集团副总裁唐宁作为企业代表,对天融信在前两期创新资助计划中的实施成效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他指出,“创新资助计划二期相较一期,课题数量增多,资助院校范围进一步扩大,研究成果更加注重实战化应用,原型代码产出数量增加。在课题方向上,呈现出与时俱进的特点,一期聚焦密码和网络安全领域,二期转向数据安全、区块链以及人工智能领域,而三期将侧重于大模型赋能网络安全领域。”


面对日益复杂的研发和工程环境,创新资助计划始终以培养实战型人才为核心目标。唐宁希望,通过深化校企协同育人,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吸引高校教师深度参与课题研究,实现高校教师与企业导师的优势互补,提高学生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水平,为企业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注入源头活水。


“科研需要扎根实际应用,突破传统思维框架,以精益求精的态度打磨创新成果。”会上,武汉大学李思帆同学作为天融信创新资助计划二期课题研究代表,就《基于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技术的DDoS检测方法研究》进行专题汇报,分享了研究成果、研究经验和心得体会。


智启新程,协同育人

创新资助计划天融信交流座谈会


4月24日下午,网络安全学院学生创新资助计划天融信交流座谈会以“线上直播+线下会议”形式召开。天融信科技集团高级副总裁寇增杰、山东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院长魏普文、暨南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院长刘志全,以及高校教师、技术专家和学生代表出席现场,全国各地的网络安全院校师生通过云端共同参与此次盛会。


图片

天融信科技集团高级副总裁 寇增杰


天融信科技集团高级副总裁寇增杰在致辞中回顾了公司成立30年来的发展历程。他特别提到,2025年,天融信步入第四个“十年”发展期,致力于成为中国领先的网络安全与智算云解决方案提供商。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天融信将通过深化实施网络安全学院学生创新资助计划,不断延展网络安全人才培养的宽度和深度,持续推动网络安全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赋能各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图片

天融信科技集团产品总监 赵云霞


天融信科技集团产品总监赵云霞就天融信创新资助计划执行情况及三期规划进行了详细介绍。她提到,创新资助计划一期、二期累计发布课题46个,共资助来自22所高校的120名网络安全学院学生,产出专利、论文、原型、代码、调研报告等研究成果上百件。目前,创新资助计划二期项目已进入结项阶段,三期课题正式发布,涵盖AI+网络安全、AI+安全运营、AI+数据安全、云计算、车联网安全等领域。


图片

天融信科技集团技术专家 余泽平


天融信科技集团技术专家余泽平作为企业导师代表,详细介绍了创新资助三期的20项课题任务,从项目背景、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企业支持资源和验收标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解读,使大家对三期课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企业导师也在线上进行答疑解惑,确保同学们能够准确把握三期课题要求,积极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


图片

山东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院长 魏普文

图片

暨南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院长 刘志全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山东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院长魏普文、暨南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院长刘志全等教师代表对创新资助计划项目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其在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提升实践能力、促进产学研合作方面成效显著,同时建议以创新资助计划为纽带,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在联合实验室建设、人才培养基地共建、课程教材开发、科研项目攻关等方面展开更深层次的合作。


图片


来自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山东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高校的学生代表在分享课题研究成果和研究经验时感慨,“在理论和实践深度结合的研究过程中,我们不仅积累了真实的项目落地经验,也提升了以结果为导向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代表们纷纷表示,唯有将科研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方能真正成长为创新型、专业型、应用型、实战型的网络安全人才,让创新成果落地生根,为社会创造价值。